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驗收合格濰坊正奧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成熟,保證出水效果穩定、良好。并采用自動化控制,勞動強度低; 采用新型填料,不易堵塞,接觸面大,易掛膜,使用壽命長。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驗收合格
醫院廢水
醫院和醫療衛生機構排出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生活廢水。按醫院性質可分為傳染病醫院廢水和綜合醫院廢水;按廢水成分可分為有放射性醫院廢水、廢棄藥物醫院廢水、含重金屬離子醫院廢水。專業廠家技術 正奧遠航 真誠為您服務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成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污水處理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5200mg/l計,出水BOD5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組成。
醫院污水的處理原則應是 :
一;確保消毒滅菌效果使之達到污水排放標準:
二;應考慮污水排放的排向及受納水體和環境功能對水質的要求。醫院污水處理的總工藝流程通常包括污水的預處理和污水的消毒兩大部分。污水的預處理通常采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生化處理)。我國絕大多數醫院污水處理都采用一級或二級處理,經過預處理后再進行消毒的污水一般均能達到環保部門和防疫部門對醫院污水處理的要求。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驗收合格
設備特點
1、可埋入地表以下,設備上部種植花木、草坪,也可設置在室內。
2、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噪音小于二類地區的標準。
3、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
4、操作簡便、維修方便、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5、設備可按標準布置,也可隨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二氧化氯發生器選型方法:
1、根據每天污水量/凈水量,計算出每小時污水流量/凈水流量,再乘以投加量。
2、設備選型:(例如:某醫院一天污水量為200立方,排放時間10小時,每小時污水量為20立方,根據設計參數,綜合性醫院每立方污水投加30克二氧化氯,故設備型號為:ZHA -600克,即每小時發生量為:600克。)
二氧化氯發生器工作原理:
二氧化氯發生器(化學法)是由供料系統、反應系統、控制系統、吸收系統、安全系統組成。將鹽酸與氯酸鈉溶液按一定的比例經過供料系統投加到反應系統中,在一定的溫度下反應生成二氧化氯的混合氣體,經吸收系統直接進入消毒系統,根據不同水質(不同投加量)直接投加到需要處理的各類水中,完成二氧化氯和氯的協同消毒、氧化等作用即達到消毒的目的,其反應機理如下: NaCLO3+2HCL=CLO2↑+1/2CL2↑+NaCL+H2O
5NaC1O2+4HC1=4C1O2+5NaC1+2H2O
技術要求:
1、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
發生器的二氧化氯產量應不低于額定值;
發生器產生的消毒劑溶液中,二氧化氯(以有效氯計)占總有效氯的質量百分數不小于95%;
主要原料如亞氯酸鈉的轉化率不低于80%。
2、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
發生器的有效氯產量應不低于額定值;
發生器產生的消毒劑溶液中,二氧化氯(以有效氯計)占總有效氯的質量百分數不小于55%;
主要原料如氯酸鈉、亞氯酸鈉的轉化率不低于60%。
3、在正常工況下,發生器的使用壽命不小于5 年,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少于8000h。
4、發生器在正常工況下應具備良好的密封性,發生器在室內使用時(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環境溫度以5℃~40℃為宜),室內環境中氯濃度應符合HJ/T 30的規定,其高允許濃度應小于1mg/m。
5、用于飲用水時,消毒后水中的亞氯酸根、氯酸根等原料殘留物的總量應不大于0.7mg/L。
工藝選擇原則
采用技術,運行可靠,操作管理簡單的工藝,使性與可靠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利用高效節能的治理工藝,極大地降低工程運行費用。 采用成熟的技術工藝,有效控制工藝造價。廢水處理工藝以處理效果好,動力消耗低,運行穩定,管理方便的生化法為主;主要處理設備選用高效、運行穩定、操作維護容易的設備,以提高廢水處理效果、降低處理費用,使廢水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廢水處理流程: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O級生物池分為兩級,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后,沉淀池上清水池消毒,清水流入清水池直接達標后回用或外排。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采用規范及引用文獻
《醫院廢水處理技術指南》國環發[2003]197號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JGJ49-88
《醫院廢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07:2004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
《建筑設計防水規范》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
《給水排水制圖標準》 GB/50106-2001
《總圖制圖標準》 GB/50103-2001
《建筑制圖標準》 GB/50104-2001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50105-2001
《給水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環境工程設計手冊》
《水處理工程師手冊》
《水污染的工程風險分析》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
《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
《水工砼結構設計規范》(SDJ2O-78)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I6-87)
設備的安裝
在設備安裝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為保證設備管路暢通,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保證某些設備或管路的傾斜度。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般提供三種安裝方式:埋地式、地上式和半埋地式,在選擇安裝方式是應結合當地的氣候以及周圍的環境,對于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的地區,用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的效果較差,應將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在凍土層以下,利用地熱的保溫作用,提高處理效果;在其他地區選擇安裝方式主要根據周圍的環境來選擇,從安裝、維護角度出發應選擇地上式,因為地埋式存在如下問題:設備安裝、維護、維修保養不方便;設備可能因為進入基礎的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損壞;在地下的電氣系統應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會影響使用壽命,電氣安全性也受到影響。
設備安裝后,應在設備內注入清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對于地埋式設備,在確定管道無滲漏后,在基礎內注入清水30~50cm深后,即在箱體四周覆土,一直到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
設備的混凝土基礎的大小規格應與設備的平面安裝圖相同,基礎必須水平,如設備采用地埋式安裝,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時不積水,為防止設備上浮,基礎應預埋抗浮環。
設備應根據安裝圖將各箱體依次安裝,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錯,彼此間距必須準確,以便連接管道。設備安裝就位后,應用繃帶把設備和基礎上的抗浮環連接,以防設備上浮。
在連接水泵、風機等設備的電源線時,應注意風機和電機的轉向。